为推动宗教院校建设,上海市政协开展年末委员视察
发布时间:2019-11-22政协头条 发布时间:11-2120:06

本文图片均由 金松 摄

11月20日,上海市政协围绕“《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宗教院校建设的意见》实施情况”专题开展年末委员视察活动。40多位市政协委员、在沪全国政协委员赴佘山圣母大教堂、华东神学院了解本市宗教院校建设相关情况,并召开座谈会,与市民宗局相关负责人交流。市政协副主席赵雯参加。
市民宗局副局长王新华介绍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宗教院校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实施情况。据悉,上海现有宗教院校4所,分别是上海佛学院、上海道教学院、基督教华东神学院、天主教佘山修道院,为上海各寺观教堂和宗教团体及华东地区相关省市输送了一定数量的宗教人才。为进一步推动上海宗教院校建设,市民宗局深入探索新形势下爱国宗教界后备人才培养特点和规律,研究宗教院校理论和现实问题,促进宗教院校健康发展,并制定《宗教院校联络员制度》,选派党员干部担任教育联络员,监督检查宗教院校办学方针贯彻落实情况。


近年来,各市级宗教团体认真落实团体办学责任,加强教学资源统筹,加大办学投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多种形式爱国主义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深化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增进国家认同感;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合理安排思想政治课和“中国文化与社会”系列公共课程的课时比例,力争做到课时充足、内容丰富、教学多样。未来,市民宗局将进一步落实《意见》,继续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规范管理、发挥培训功能上下功夫,认真谋划,实化举措,汇集力量,破解难题,努力推进宗教院校建设。


赵雯表示,宗教人才培养是宗教健康发展强本固基的大事,宗教院校是培养各级、各类宗教教职人员的重要基地。推进《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宗教院校建设的意见》全面落实,一是宗教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要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民族团结、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注重建设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宗教文化,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宗教思想体系、制度体系、教育体系,推动宗教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要把办好宗教院校,培养爱国爱教的各类优秀宗教人才提高到抵制渗透防止西化、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努力在宗教人才队伍建设、院校建设方面,当好排头兵,做好先行者。二是充分发挥好宗教院校“三个基地”作用。市民宗局和宗教团体要主动担当、跨前一步,会同市教育部门,强化教学督导、推动联合办学,确保经费来源、加大支持力度,引进优秀人才、争取社会参与,推动《意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使上海宗教人才队伍建设、院校建设符合时代要求、满足宗教发展需要。
座谈会上,光慧、王驰、吴建林、徐玉兰、郭立忠、瞿秋平、余岚、定慧等委员先后发言,就宗教院校选址、师资编制、教学设施经费支持、人才培养及坚持中国化方向等问题与市民宗局负责人深入交流,提出建议。



